
有一句打油诗这样说——“乡村教师就是好,样样在行真是宝”。
的确,在我们学校,每一个老师都必须多才多艺,才能hold住这群学生。李永刚老师就是其中的代表,他的多才多艺简直让我惊叹。
李老师是2017年9月从东贡小学到我们学校交流的。
他的多才多艺体现在什么地方?别急,请听我慢慢道来。
他以前在东贡教辅站工作,从事的是复杂的办公室工作。对办公软件得心应手、烂熟于心,什么功能在哪里,什么功能怎么使用,他不用打开电脑,直接就能脱口而出。
一次,我问他表头的页面布局如何设置到每页时,还不到三秒,他就不假思索告诉我。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精通,他给我简单的两个字——“学呗!”
是呀,他虽是70后,却还每天钻研,不断学习。这种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的精神,的确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。
为了让更多老师熟练掌握办公软件,提高工作效率。他甚至还开了一期教师业务能力培训会,把每一个名称、每一个步骤都做了详细的说明,截图、动态操作、实际操作,每一个过程,他都用PPT做得是规规矩矩,重点的地方还用红色标记,方便我们识记……
除了办公软件,其他和电脑相关的他都明白。这个老师金州云平台代码不会弄,他立马就能帮你弄好;那个老师的电脑太卡,只要让他捣鼓几下,就能飞速提升。上一次,我们学校的电脑出故障,无法开机,李老师在电脑上忙了一小阵,就恢复正常了……
除此之外,李老师还擅长照相和修图,还将这项特长与工作完美地结合。
由于学校教师流动的原因,不少教师的照片已经用不成了,为了美化公告栏,在一天下午放学后,李老师组织全体教师,一个一个拍了照片。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,他把每一个老师的照片进行了处理,哪一个细节该如何模糊,哪一个地方该调暗,仔细而认真地研究着,不断用Photoshop调试着,即便天色已经昏暗,办公室的人全部走完,他仍然专心致志地处理图片……
每一次学校活动的摄影,他都全权负责,每一次拍摄,他都要选取好多角度,再把相片精心处理后,才拿给我们发简报。他说:“活动的图片一定要处理,不处理发表出来效果不好。”
我的微信公众号里的许多素材,都是李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帮忙拍摄的,只要和李老师说好拍摄的内容,他都会提前去拍摄。
一次学校发起的募捐活动,李老师不仅亲力亲为去拍摄,还对整个募捐活动出谋划策,有了他的参与,才将善款更好更快送到学生手中,有了清晰的图片资料,人们才能更真实地了解这次募捐活动。
他与自己的小伙伴——单反相机,彼此是形影不离,难舍难分。只要在学校,相机就不会离开李老师的视线,只要来学校,便会带来相机、三脚架,镜头等一大堆东西。我打趣地问李老师累不累,他轻轻地摇摇头,乐呵呵地说:“这和你喜欢写文章一样,摄影是我生活的乐趣。这些东西重是重,但万一看到什么精彩瞬间,相机不在身边,就没法捕捉了。”
原来如此,正因为有“小伙伴”陪伴左右,他才能捕捉到生活的精彩瞬间,他才能如此热爱生活。
对于工作,他一点都不怠慢,像个年轻的小伙子,鼓足干劲,力争做到最好。
每一次听课,李老师总是会聚精会神,注意授课教师每一个细节,每一个句子,每一个词语,甚至学生的发言他都不放过,如实记录下来,所以在他的听课记录本上,总是密密麻麻的字迹。针对授课教师上课情况,他的评课发言,都是要罗列出来才说。优点是什么,缺点是什么,哪个环节怎么上如何改进,他都会耐心讲解……
虽然已经不再年轻,但李老师对工作总是一腔热血,工作二十几年来,从不抱怨。凡是力所能及的事情,一定要把它做好。
一次,我和同事正为集体电脑改卷的事情烦恼时,他给我讲了他的故事。去年,他们考点好几千份试卷扫描和批改任务,是由他和一个老师独立完成的。熬了几天,每天对着电脑眼皮都不眨,硬是在规定时间把卷子完成了……
去年我也参与改卷,批改量虽然是一万多份,但只改了一两个小题,这分量年轻的我都承受不住,更何况是年长我二十岁的李老师。他不仅如期完成,还将工作做得又快又好。单是这一点,就让我佩服……
李老师擅长写简报,不管是学校的简报,还是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,他都会参与。无论是排版格式,还是词语使用,以及图片的选取,他都要斟酌许久才开始。写完之后,又要反复修改,直到满意为止。正因为精益求精的态度,经他出手的简报,必属精品。
每一节音乐课,李老师都会认真对待,在上课前,他总会弹奏练习许久,直到熟悉乐谱为止。所以,孩子们十分喜欢他的课,在他弹奏悠扬的乐曲声中,你会看到学生陶醉的表情……
学校校歌视频录制,他也参与了。不光只是单纯地录制歌曲,他还觉得视频画面太单调,又跑去七舍白龙山拍杜鹃花当背景……
李老师懂软件、会乐器、会写公文、会摄像、处理图片、制作视频、还能写毛笔字……在拥有多项才能的同时,还保持一颗年轻积极的心,融入我们年轻人的世界,和我们侃天南海北,聊中外古今,甚至有时候,他还普及医学上晦涩的知识……
作者:袁 潇
(责任编辑 舒鹏倩)